2025-10-29 11:16:25
由赛乐赛奥利司他联合腾讯新闻出品,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数字化健康传播研究基地提供学术支持的报告的《2025成年人体重管理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于10月28日正式发布,这份基于619份有效问卷的报告,深度揭示了当代成年人在体重管理中面临的普遍困境、认知误区及深层原因。
报告指出,减肥并非一场单纯的意志力竞赛,而是一场需要科学策略与系统支持的持久战。83.5%的减重失败发生在启动计划后的3个月内,其中“运动计划太难坚持”(66.6%)和“控制热量摄入太麻烦”(52.7%)被认为是导致放弃的主要原因。

“瘦了又胖”成普遍困境,反弹之痛远超预期
《蓝皮书》进一步揭示,在近一年内有减重失败经历的“减肥困难群体”中,66.3%的人曾遭遇“体重反弹”。更令人担忧的是,反弹发生速度极快,63.9%的反弹出现在减重见效后的3个月内,且有41.9%的反弹者体重甚至反超减重前水平。
“平台期”是另一个重要的放弃节点。调查发现,当遇到体重停滞不前的平台期时,24.2%的人选择直接放弃,另有17.8%的人采取了加倍节食或运动的激进方式,这不仅效果不佳,还可能损害健康。

“平台期是减重中的正常生理现象,而非失败标志。”蓝皮书引用专家观点指出,科学应对平台期需要耐心坚持,并在必要时调整策略。报告同时强调,面对平台期,除了科学调整计划,持续的专业监督与鼓励也至关重要。
动机随年龄转变,健康关切取代“颜值”焦虑
《蓝皮书》还洞察到不同人群的减重动机差异。虽然改善外貌是男女最主要的减重动力,但30-39岁成为动机从“为颜值”转向“为健康”的分水岭。在40岁及以上人群中,超过80%的减重者将“改善健康”作为核心目标。
在行为模式上,“结伴减重”成为新趋势,超过70%的被调研者尝试过或向往和“减肥搭子”一起努力。数据表明,女性更容易从同伴监督中获益。

认知误区重重,公众对科普现状满意度极低
调查发现,大众在减重认知上存在显著误区。近半数(47.6%)被调研者高估了运动的作用,认为其与饮食控制同等重要或更为关键。同时,对“局部减脂”、“不吃晚饭能瘦”等流行误区的认同率居高不下。

这些误区与当前减重知识传播的混乱现状密切相关。高达71.7%的被调研者认为减重信息“真假难辨”,而公众对当前减重知识获取体验的满意度仅为2.6%。这导致多数人的减重方案是“抄来的”,仅32.1%的人经由医生/营养师等专业人士指导采用个性化方案。

科学减重呼吁系统性支持,专业价值凸显
《蓝皮书》最后指出,减重失败往往并非个人意志力不足,而是缺乏一套科学、系统且能提供持续支持的长期计划。当信息真假难辨、自我尝试风险高时,寻求专业帮助成为更明智的选择。
作为专业的减重支持力量,赛乐赛奥利司他品牌在提供药物减重服务前,会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并在用药过程中提供持续的监测与行为指导,其体重管理师一对一服务,旨在帮助用户理性看待平台期,及时调整策略,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从而提升坚持到底的成功率。

“减重很复杂,不存在‘一刀切’的方式”。蓝皮书总结道:“应找到最适合个体状况的科学方法,在必要时通过专业体重管理团队,接受系统长期的跟踪管理,这能显著提升减重成效与安全性。”